首页 > 智慧工程 > 城市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国家级新区数字化转型呈现七大代表方向

      来源: 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25日     10:33       访问量:

2020年12月3日,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论坛开幕发布环节,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编委会发布报告称,国家级新区数字化转型,加速建设“数字新区”的趋势十分显著,已呈现七种主要模式。

 

  报告主编、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在发布会上指出,新城新区的本质在新、特征在新、生命在新。新区是新制度、新产业、新技术、新设施等方面的集成与融合。国家级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划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占据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先机,成为“数字新区”,这是当前新城新区发展的方向与最重要的内容。

 

  据了解,从1992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至今,全国已经有19个国家级新区。东部一些国家级新区占所在城市GDP的1/4〜1/3,核心地位明显。如浦东新区2019年实现GDP约12734.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3.34%,核心地位明显。

 

  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财税收入占到全国总量的1/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含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进出口额占到全国总量的1/5左右。

 

  169个国家级高新区,GDP占全国GDP的12.3%、税收占全国的11.8%,已成为国家整体经济重要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编委会已先后出版4本新城新区发展报告。2020年,报告编委会以国家级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推选出2020数字新区七种主要的创新发展案例与模式。

 

  这七种主要的创新发展模式是:一是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改革试验区模式。雄安新区与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并列,成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国家赋予的改革试验任务和数字经济发展关键问题,正在进行探索。二是以浦东新区为代表的数字社会的高效治理模式。浦东新区在推动城市数字化管理的规范化、模式化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联合编制了十余项国家标准与建设行业标准,成效明显。三是数字经济的场景促进模式。如重庆两江新区打造一景一科技,一科技一体验。一批知名企业打造了诸多场馆、场景、体验项目,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四是数字生态培育模式,一些新区为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宜人的“小气候”“小环境”,如天津滨海新区通过造平台、建网络、引人才、促合作等方式,加速培育并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五是数字化“高、新、专、特”功能的建立与发展模式。这在不同新区都有不同体现,典型的如南京江北新区推动数字与贸易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商贸快捷便利、要素自由流转、资源高效配置的中国“数贸之都”。六是数字竞争力的优势叠加模式。如福州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的强强联合,促进新兴战略产业强势崛起。七是数字中心的区域性布局与建设模式。兰州新区全力打造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区和国家级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一批大数据产业项目先后落地新区,可为西北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00万个云计算终端提供服务。

 

  新区的数字化生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冯奎建议一是全面实施“数字新区”战略行动;二是促进强大的数字经济竞争力;三是构建健全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四是以差异化定位形成特色竞争优势,包括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平台与产业选择、技术与人才结构等;五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持续提升新区的能级和地位。

THE END
联系电话:010-62154491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文章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我们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