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研究 >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这一年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31日     10:19       访问量:

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分阶段、有节奏、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广大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恢复经济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工业企业生产销售稳健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重点项目投资不断提速,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向好,消费需求恢复势头明显,就业物价平稳,民生保障有力。

  回眸2020年,奋力突围、穿越风雨的中国经济交出亮眼答卷,令人振奋;展望2021年,站在“十四五”开局和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定力、乘势而上、奋勇前行。

  转正与转型

  -6.8%、3.2%、4.9%……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速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V形反转。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餐饮零售到汽车建材,“转正”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高频词,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三驾马车”来看,二季度,投资率先转负为正,同比增长4.8%;6月,外贸进出口增速双“转正”;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月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除普遍保持较高增速的工业生产和出口,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为2021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

  经济指标转正的同时,民生指标也在不断改善。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2%,连续4个月下降;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考验,但形势越是严峻,机遇越会凸显。中国在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为率先恢复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克服困难,率先巩固持续增长势头,不仅对第一个百年的圆满收官和第二个百年的良好开局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对经济全球化战胜逆流也至关重要。

  从历史上看,大灾大疫往往会倒逼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从而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就在传统经济遭遇疫情暴发严重冲击之时,数字经济逆势而上,不仅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且对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新动能。

  疫情加速了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以线上教育、互联网医疗、直播电商、远程办公等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强劲,格外抢眼。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表示,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对我国整个经济的贡献有可能超过七成。

  数字技术正在构建新的产业形态,中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告诉第一财经,从顶层设计看,“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将是中国经济规划中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之一。展望2021年,随着新基建支撑起产业互联网的运行框架,数字经济会迎来革命性创新,具体表现为经济参与主体开启普遍的数字化转型,而数字技术也将成为社会生活质量升级的重要基石,并迎来强劲的需求增长。

  政策组合打响经济保卫战

  今年以来,一系列助企纾困的政策组合密集出台,从减税降费、财政支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等多个方面,真金白银地为企业减压释负,为中国经济稳定复苏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次疫情与以往经济金融危机不同,直接冲击消费端,冲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而对低收入群体和基本民生带来很大影响。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和消费,就能推动经济增长。国家注重采用市场化手段,集中政策资源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特别是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3673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6408亿元,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265亿元。

  保住市场主体,就保住了中国经济的源头活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之所以在疫情冲击之下没有出现大量企业倒闭,这与前所未有的减税降费是分不开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4日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举行第五次“1+6”圆桌对话会时表示,我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2.5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6万亿元。我们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新增2万亿元财政资金,通过改革建立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机制,将基层因减税降费出现的财力缺口及时补上,提高了宏观政策时效性。我们加大了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创新出台直达实体企业的政策工具。

  受疫情影响,A股在春节后开市首日出现大跌。此后,央行两天1.7万亿元向市场投放了公开市场操作史上最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打响经济保卫战。

  央行大手笔释放流动性,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面对疫情演变、世界经济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降息,而中国仍保持着正常的货币政策。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看来,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保持在正常货币政策区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

  “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对于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措施,易纲在疫情初期这样定调。

  今年以来,央行分阶段、有梯度地出台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根据疫情暴发初期、初步控制、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等不同阶段的生产生活恢复需要,央行三批次分别增加3000亿元、5000亿元、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

  易纲表示,在不同的情形下,政策的含义是不同的,数量越来越大,利率越来越市场化。商业银行使用央行的这些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低成本的贷款,有力支持了稳企业保就业。

  回看2020年央行货币政策一系列操作,高层多次发声,货币政策的基调以及操作思路一脉相承。

  春节开市后,央行为金融市场提供1.7万亿元短期流动性,有效稳定市场预期;2020年全年,央行共开展了三次全面降准及定向降准操作,释放长期资金1.75万亿元;新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更让市场看到央行着力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决心。

  上述精准直达的政策,有效帮助了企业纾困解难。比如,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解决普惠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尤其是资金到期还款压力和因缺乏担保品而贷款难这两大痛点。

  疫情期间,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而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一些应急政策也在有序退出,下半年货币政策呈现边际收紧态势。

  市场普遍担心,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为时过早,保持经济增长复苏的持续性,仍需宽信用的政策环境。对此,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强调,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

  从“直达”效应来看,各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这从一系列金融数据的表现中便可得到验证。

  11月金融数据显示,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从结构上来看,11月中长期贷款增10936亿元,同比多增2041亿元: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5049亿元,同比多增360亿元;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在11月增5887亿元,同比多增1681亿元。

  在降准按下暂停键后,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保持流动性的平衡,做到既不让市场缺钱,又不让钱溢出来,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并未减弱退出。

  内外部信心提振

  不断推出的帮扶政策,提振了经济增长的信心,巩固了经济增长的基础,其中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就是民间投资者的信心和热情。

  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在全面恢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民间投资首次转正表明随着经济的恢复市场化投资增加。前期在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中央出台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并带动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的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转变,民间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实际上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订单回升、预期好转,加上信贷政策的重点支持,民间投资将继续修复。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将是下一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

  同时,外资的持续涌入也体现出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11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中国外资协会副会长李潮东表示,中国富有潜力的市场以及中国经济表现出的强大韧性,给予了外资企业充足的信心。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随着中国消费迭代升级、多元化需求迸发,以及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市场的消费潜能正在不断激活。

  不仅如此,这还得益于中国不断开放的金融环境。尽管疫情对经济金融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并未影响既定金融开放措施的落地节奏。

  对外开放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主基调,自2018年以来,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筹协调下,相关金融部门集中出台了40多条对外扩大金融开放的措施,包括大幅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等。

  如今,这些措施大多已经落地,即便是在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脚步也并未停歇。今年,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定提前全面放开,6家外资企业控投证券公司顺利落地;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已给予外资国民待遇,惠誉成为继标普之后第二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评级公司,万事达卡进入银行卡清算市场的筹备申请已获批、首家外资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也在北京获批筹建。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配套的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不断完善。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A股纳入富时罗素因子提高到25%、中国国债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收官、摩根大通将中国债券纳入旗舰指数等,进一步扩大了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途径,也吸引了更多增量配置资金。

  这在数据上有直观体现,疫情期间,境外资金中长期增持人民币资产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债券余额为3691亿美元,持有的股票余额为3684亿美元,较2019年末余额分别增长了13%和16%。

  另外,截至2020年6月末,共有近900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2017年以来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目前,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占我国债券总量的比重为2.4%,持有国债规模占比达9%。

  “今年以来,在服务好国内经济的同时,中国金融服务业也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曾表示,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更多的外资和外资机构正在有序地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人民币成为更好的国际储备货币。

  当前,金融业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中国正在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需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此背景下,下一步的金融开放将如何走?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仍将以双向开放为主,对内加大外资机构准入、让市场投资更便利化、加强金融监管与国际化的协调,对外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鼓励金融机构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央行副行长刘桂平近日也表示,未来将推动金融业系统化、制度化开放,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THE END
联系电话:010-62154491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文章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我们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